关系铁律: 男女交往最好的“祛魅方式”, 就是拥有
祛魅,是唤醒自我的第一步。
如果你无法完成对人,对事物,对圈子的祛魅,你的眼里就不会有真相;
只有祛魅,这件事,这个人,这段关系才不会轻易动摇你的心,你的情绪。
跟任何人相处,你都会有一个“完美滤镜”阶段。
尤其在男女关系里,更是如此。
当你喜欢上某个人,你就会觉得对方的一切都如此可爱,如此优秀;
对方的缺点,在你看来也是一种优点;
对方不怎么多的优点,在你看来就变成了耀眼的光芒。
在对方面前,你忽然感觉自己卑微到低处,到尘埃里。
这种状态,会一直延续到你们热恋期,直到热恋期过去,对伴侣的完美滤镜才会打碎。
在家庭中,完美滤镜同样存在。
就像小时候,你把爸爸当英雄,你认为爸爸无所不能;
你把妈妈当超人,认为妈妈什么都会。
可长大后,这些完美滤镜,固有的认知,会随着你自己的成熟逐渐打破。
-01
祛魅的本质,其实是“得到”
当你没得到对方的时候,你会觉得对方一切都好;
对方的笑,情绪,行为,在你看来都是最好的。
这就是我们熟悉的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。
从心理学的角度讲,这也叫“光环效应”。
在当下的短视频平台,人们就容易陷入这种滤镜影响;
平台里面,没有丑人,全是美女和帅哥;
五六十岁的人,在滤镜加持下,也能变得自信。
第一:得不到的,永远在骚动
越是得不到的东西,你越是觉得珍贵,哪儿都好。
这就叫“稀缺属性”,因为TA对你而言是稀缺的,所以你觉得好。
东西也是一样。
你很喜欢的某辆车,某个东西,你一直买不起;
当你能买得起,如愿得到的时候,你也会发出感慨“也不过如此”。
因为得到了,所以你“祛魅了”;
如果得不到,对方在你心中依旧很好。
第二:将自我的幻想,投射到对方身上
这和追星是一个道理。
你的偶像什么样子,其实你无所谓;
你只希望TA按照你的要求,你的意志,成为你想象中的样子。
谁迎合你,谁就能吸引你;
但吸引你的人,就成为了你无法打破的桎梏。
第三:没有看见真实的一面
职场滤镜,职业滤镜,短视频滤镜等。
别人给你看到的,只是想让你看到的;
别人不给你看的,才是真实的一面。
有人表现得精致,有人表现得狼狈,这些都是人设;
你不能只看对方表现出什么样,你还要去看到背后隐藏的一面。
在男女关系中,祛魅的本质就是“得到对方”;
在社交中,祛魅的本质则是“看见真实的一面”。
-02
当你能“透过现象看本质”,才算完成祛魅
你跟某个异性相处,你很喜欢对方;
可到最后,你发现不知道喜欢对方什么。
你喜欢的是对方的皮囊,脸蛋,身材?
还是对方的内核,情绪,能量,人品?
你如果只被对方的外貌吸引,那么你就无法完成祛魅;
当你靠近对方,得到对方,发现对方皮囊之下是另一种不堪。
这种巨大的落差,让你意识到对方没有那么好,你才算完成祛魅。
很多时候,你不是对TA动情,而是爱上你想象之中的TA;
你不是真正想和对方建立关系,而是想和对方的职业建立关系。
不要对脸蛋着迷,你要看到脸蛋之下的人格,人品;
不要对职业着迷,你要看对方在职场之外的自己;
不要对你想象中,没得到的东西着迷,当你得到了,你就失去了最后的期待。
回到男女关系来。
建立好感——看到真实的对方——接纳或筛选。
这才算完成了一个祛魅的过程。
如果你无法对人,对事完成祛魅,那你就会活在一个“巨大的谎言”之中。
话题:
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后,你会祛魅吗?
作者何所欢:
专注两性情感,婚姻家庭,性格成长,社交关系等分析,关注我,为你带来更多知识。
上一篇:安徽本科批(历史)投档线: 合工大587, 合肥师大524, 芜职大500
下一篇:没有了